功德到底是什么
见证到佛性即功德。用白话讲,就是你做一件善事,是从内心发出的,而且是用本性具有的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,就是功德。
功德:功是善行,德是善心。简单来说,功,是一种力量;德,是一种修养,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(即智慧)去帮助别人,称之为功德。从本质上讲,功德是利他的。功德是精神层面的,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。
实际上,功德就是你做事情一定要行菩 提道,就是做菩萨的事,而且你做的每一件事必须成就 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道和佛道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 人间做的善事,善有善报,报掉了,就没有了。
功是指善行,德是指善心。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,都叫功德。 详细释义 功业与德行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有 功德 於民者,加地进律。”元·张宪《咸淳师相》诗:“谀言佞语颂 功德 ,边事军声听寂寥。
普贤菩萨是谁
1、普贤菩萨,梵名Samantabhadra ,或 Vis/vabhadra。音译三曼多跋陀罗菩萨、三曼陀菩萨。又作遍吉菩萨。我国佛教四大菩萨(观音菩萨、文殊菩萨、地藏菩萨、普贤菩萨)之一。
2、普贤菩萨:曾译遍吉菩萨,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,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。是象征理德、行德的菩萨,同文殊菩萨的智德、正德相对应,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、左胁侍,被称为“华严三圣”。
3、普贤菩萨是谁:中国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。
4、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压仙的六牙白象,白象代表是愿行殷深,辛勤不倦,六牙表示六波罗密--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慧智。佛教称六牙白象为菩萨所化,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,功德圆满。
道家修炼的理论
道家倡导“无为而无不为”,就是说用“无为”的心态来修炼,一旦成功就可以无所不为了。道教号称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这种宣扬自己可以摆脱生死乃至命运束缚的教义,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好道人士。
其名词为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(后又增添炼虚合道、虚空粉碎一说)即精气神的返还过程。又因人精气不足,又创出补足精气的练精化气,使人从后天补亏达到先天,以便开始修炼。
道家崇尚自然,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,主张清静无为,反对斗争;提倡道法自然,无所不容,自然无为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主清静无为,上善若水,善利万物而不争,也包含了一定的中庸思想。主要理论则是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。以及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